产品设计专业培养计划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类别:设计学类 专业代码:130504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产品设计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形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科研、管理或教学等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展示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产品设计创新的工作岗位,成为所在单位部门的设计与管理骨干。
毕业要求:
1. 具有从事产品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行业发展的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人文艺术修养,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并了解产品设计专业学科发展情况和前沿发展趋势。
3. 在产品开发设计中,具备与产品设计相关的用户研究与趋势分析能力,具备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发现、分析、定义的能力。
4. 熟悉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对产品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具备设计分析、概念设定、验证评价等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在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开发性设计。
6. 具有良好的形态表现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设计构想,并能熟练掌握草图、模型、效果图、信息技术工具以及多种设计软件等综合设计表现技能,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艺。
7. 了解与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具有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产品设计职业道德。
8. 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在多学科背景环境中发挥作用,能够理解团队角色,并与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团队成员交流、协作。
9.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0. 能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产品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学
核心课程: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综合表现、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设计洞察与用户研究、产品设计初步、产品创新思维、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形态设计、产品交互与体验设计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八年,艺术学学士。
毕业最低学分:175,其中课内课程学分165、课程实践学分10。
课内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类 别
|
学分
|
学时或周数
|
学分占比(占课内课程165学分比例)
|
学时
|
周数
|
必修学分
|
比例
|
选修学分
|
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32
|
648
|
/
|
22
|
13.33%
|
10
|
6.06%
|
学科基础课程
|
47.5
|
872
|
/
|
41.5
|
25.15%
|
6
|
3.64%
|
专业课程
|
37.5
|
648
|
/
|
15.5
|
9.39%
|
22
|
13.33%
|
自主研学
|
6
|
96
|
/
|
/
|
/
|
6
|
3.64%
|
实践环节
|
42
|
/
|
44
|
30
|
18.18%
|
12
|
7.27%
|
合 计
|
165
|
2264
|
44
|
109
|
66.06%
|
56
|
33.94%
|
培养计划其他说明:(自主研学课程;PBL、CBL课程;企业导师授课课程;双语课程或全英文课程等)
1.每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1个创业课程学分和2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其中创业课程学分主要通过修读创业类网络课程、MOOC课程等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主要通过参赛、参展、设计(创作)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科研立项、授权专利等途径获得。
2.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须在自主研学模块的跨学科专业课、专业进阶课程、英语进阶课程中研修6--8个学分。
3.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设置重点打造《产品形态设计》等基于问题的课程(PBL)、《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方法学》等基于案例的课程(CBL)和《设计洞察与用户研究》等以研讨为主的课程。
4.《设计创新思维》等为企业导师授课课程。
5.《三维设计软件》、《设计管理》等为双语课程。
6. 本专业设置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两大课程群,学生选课前由系部进行选课指导。
制定人: 孙宁娜 教学院长:张 凯 教务处长:赵玉涛 分管校长:梅 强